《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主要考虑与要求
教育部教材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为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指南》出台背景
1.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点任务。制定实施《指南》,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必然要求。
2.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需要。课程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教材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设计不够,系统性不强,存在碎片化倾向,与中央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亟需予以加强和改进。
二、基本考虑
《指南》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1.关于“进什么”的问题。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育人目标出发,遴选相关素材内容和载体形式,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育人导向,明确每一个素材的育人立意指向。
2.关于“进多少”的问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明确各学段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要求,并适当拓展,适量适中,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3.关于“如何进”的问题。结合学科特点整体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总体要求分解到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学段的育人立意、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以成人。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进”的任务。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指南》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正文包括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组织实施八个部分;附件分12个学科详细提出了“如何进”的策略。其中,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意义
《指南》以递进关系从两个层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重要意义。一是阐述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切实举措,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二是阐述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使中小学课程教材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呈现方式更加灵活,进而实现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2.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基本原则
《指南》从内容、方式、途径、布局四个方面阐述了必须遵循的原则,体现正确价值导向、科学选择、有机融入和整体设计的特点。《指南》强调,在素材选择上,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化经典意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结合各学科特点,系统融入、合理布局,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有机结合。
3.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主题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小学课程教材容量有限,选择哪些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一直未有权威厘定。《指南》主要依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突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个方面,明确每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以此作为课程教材遴选内容的根本遵循,并将其贯穿于《指南》始终。